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,對女方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。從備孕、懷孕、分娩到產后恢復,準媽媽們都有不少的顧慮:生完一胎、二胎后,自己的年齡在不斷增長,生育風險也在不斷上升。想要生育三胎,如何才能“生得好”?
從醫學角度來講,生育三胎的最佳年齡為35歲之前。如果超過35歲,生育風險會增加,需要女性在孕前到醫院產科進行評估,再決定是否懷孕。同時,有生育三胎計劃的女性,一定要留意妊娠相隔時間,以便充分保證身體安全,讓身體得到全面恢復。如果前一胎是順產,18~24個月后可以再懷孕;如果前一胎是剖腹產,建議2~3年后再懷孕比較好。
金華市人民醫院產科副主任金彥給三胎孕婦三個小提醒:
首先,要保持適當運動。保持適當運動既能保證孕婦的血液流通,又能保障身體活力。
其次,要保持合理飲食。合理均衡營養,保證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。飲食要合理搭配,要清淡而有營養。盡量不要吃高熱量、高脂肪食物。
最后,要做好每一次產檢。通過產檢了解自身和胎兒的變化,如果有異常要及時進行治療和處理,只有做好產檢工作,才能為生育三胎提供良好的保障。
三胎產婦分娩風險高,如何規避風險?
一項大型觀察性研究表明,前置胎盤和粘連性胎盤的發生率會隨剖宮產次數的增加而增加。產婦前2次都是剖宮產,第3次剖宮產后發生產后大出血、膀胱損傷和腹腔粘連的風險均高于1%。那么,如果三胎全都是順產,會不會輕松一點?未必。有充分證據表明,相比沒有生過孩子的女性,生過多次孩子的女性盆腔器官脫垂的風險會隨產次的增加而提升。所以,在孕后期要多聽取醫生的建議,他們會根據具體情況,推薦最合適的生產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