樹枯根先竭,人老腳先衰。人的腳就好像是大樹的根部一樣,關系到全身的健康,因此腳又稱為人體“第二心臟”。低溫的天氣,泡腳成為老年人日常養生的必選項目。
金華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徐文衛介紹,寒從足下生,足心最凹陷處,就是涌泉,在身體的最底部,是寒邪最容易進入身體的地方?!饵S帝內經》記載:寒氣升,泡腳驅寒,消百病。泡腳對驅寒、散濕、助眠都極為有效。足浴療法歷史悠長,據中醫養生古籍記載:春天泡腳,升陽固脫;夏天泡腳,祛濕除暑;秋天泡腳,潤肺濡腸;冬天泡腳,丹田溫灼。
什么是中藥足浴
中藥足浴通過發揮水的溫熱作用、中藥特有的功效以及刺激人體足部反射區,能使人體各組織器官、部位的氣血運行通暢,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免疫功能,進而達到防治疾病及保健的功效。
徐文衛介紹,中藥足浴所用的水煎液是通過選配適當的中草藥配制而成的,并趁熱在足部反射區上進行熏洗。經過醫師望聞問切中醫辨證后,根據各人不同體質開具相應中藥。如失眠方有除煩解郁、養血安神功效,適宜肝郁血虛、難寐易醒人群;腿痛怕冷方有祛濕散寒、活血止痛的功效,適宜寒濕閉阻脈絡、腰膝或四肢冷痛、腿部沉重,酸脹的人;溫腎平肝方有溫補肝腎的功效,適宜肝腎不足、高血壓人群;燥濕止癢方有燥濕散寒,疏肝止癢功效,適宜關節受寒、雙腳沉重、腳底皮膚發癢等人群。
將中藥包放置木盆中,倒入熱水浸泡。待溫度適宜后,浸泡雙足,藥液以泡過足踝為度,睡前最宜。泡完后飲用一杯溫水,促進新陳代謝。
注意事項
泡腳雖好,但并非包治百病,大多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,不是任何人、任何時候都適合泡腳的,泡腳要注意以下事項。
1.泡腳一般用木盆或搪瓷盆,不要用不銹鋼、銅、塑料盆,以免與中藥中的一些成分發生反應,生成有害物質,影響藥物的療效。
2.溫度要適宜,糖尿病患者感知外界溫度的能力下降,建議泡腳時先試水溫,或用溫度計測量,以37℃為宜。
3.泡腳時間不宜過長,以15~30分鐘為宜。
4.飯后半小時不宜泡腳。最好吃完飯過1~2小時后再泡腳。
5.足部有急性感染和出血情況要禁止泡腳。
6.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后才可結束泡腳,泡腳后要注意保暖。